《天使与魔鬼》
与海外市场的繁荣无关,在北美遭遇歉收的《天使与魔鬼》(Angels & Demons),看完之后,给我的整体感觉与2006年那部《达·芬奇密码》基本无异。也许是“丹·布朗的原著小说+朗·霍华德执导+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三大主创环节的一贯性决定的吧?遗憾的是,这并不能成为姑息本片的理由;“是前传,不是续集”,也绝非现状的借口。
电影的情节一言以蔽之,依旧是“哈佛大学的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揭开未知恶性事件的真相,带领大家直面藏匿在背后的谜样宗教组织,最终解决重大危机的过程”。至于兰登半道顺手稍上哪位美女,以汤姆·汉克斯现在的年纪和本就端正过头的面孔,即使动用“本杰明·巴顿技术”来返老还童,仍甩不掉“父女气场”,所以《天使与魔鬼》也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感情线。因此,还是让我们把目光锁定于推理解谜。
兰登教授这个人物,堪称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完全串不起来的线索,在他眼里只要稍加排列整合,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不过,《达·芬奇密码》里至少还有几场戏,表现的是“纵然智慧如他,有时也一筹莫展”;而《天使与魔鬼》连这种困境都没有,手边的蛛丝马迹一经过目——“接下来该怎样?”,数秒之内,必能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一个原因是影片的情节有着极强的时间限制,如不能尽快追上凶手,不仅人命关天,而且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被夷为平地的危险。在实际上生活中若有这等智囊陪伴身旁,固然既开心、又有安全感;但整部《天使与魔鬼》基本沦为兰登教授自顾自地领会、推进,观众被拖着拽着疲于奔命,作为一部悬疑惊悚片所必须的“推理”乐趣,终于降至冰点。
感觉像导演拿着记事本在超市里“扫荡”:“谜题1”,打个勾,抓起来仍进小推车;“谜题2”,打勾,装车……。就这样,小说情节中的每个难点都不费吹灰之力,在电影里次第攻坚——究竟是风驰电掣,还是囫囵吞枣!?如果说冗长拖沓的《达·芬奇密码》的铺展过程,仿佛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慢慢腾腾烦死人;那么,《天使与魔鬼》则掉进了另一个极端,变成一场讲故事的大跃进。
再来看另一个缺陷。丹·布朗将“兰登教授”作为主人公的意义何在?单纯要曝光危机,派007去也可以;关键是挡在真相之前的面纱,非由渊博的兰登先生掀开不可。然而,尽管丹·布朗的系列小说,卖点尽在“兰登教授的符号学讲座”。但光有讲解,也不叫电影啊!在《天使与魔鬼》里,他的台词大半是运用丰富的知识量进行论证,既高深莫测又极端专业,对远离符号学、宗教学领域的我们来说,基本上是一场“信息的大洪水”。
每当他口若悬河地“帮助”导演拼命赶进度时,一种上课听讲的心情便油然升起。可是,希望通过电影获得刺激的人满山遍野、希望通过艺术而有所感悟的人已相对寥寥——希望通过大片来研究学问的观众,有没有都不一定。所以,当天书一般花样繁复的内容,在短时间内海量地对准观众“泄洪”时,作为爆米花娱乐片的基本乐趣,被淹没得无影无踪。科幻倒也罢了,一两次倒也忍了,《天使与魔鬼》竟然如此写实、如此动真格的大段灌输!……于是乎,眼前的小鸟满天飞,一会儿排成个“无”,一会儿排成个“聊”。
另外,《谍影重重》(尤其是后两部)始终不忘用记忆碎片反复折磨波恩,努力将其塑造丰满;朗·霍华德在这方面却做得很糟糕。无论遛弯还是赶集,《达·芬奇密码》和《天使与恶魔》中的兰登都是白开水一杯。以“不假思索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烂好人行为为代表(每每引狼入室),高超的解码能力与单纯的社交水平之不成比例,令人惊叹!……在赶进度、学知识之余,观众还要帮助善良过头的兰登整理人际关系,对比同样玩弄悬念、但始终不忘娱乐大家的《口是心非》,当然倍感头疼。
奥斯卡金像导演朗·霍华德,跟丹·布朗的小说真是“水火不容”。《对话尼克松》的机锋都上哪去了!?“规定时间内闯关抓贼”的速度感,其实还算好;但到了后半程,犯人的身份明明已经暴露,还要用力误导观众(尤其是在某个决定性的场面),而且误导得相当失败,看着真让人难为情啊……
苦水吐了一大滩,最后来说说《天使与魔鬼》的好处。“宗教 VS。科学”的对立轴,导演始终把握得很稳当、描摹得很充分。“天主教 VS。光明会”、“教廷 VS。警察”、“信仰 VS。反物质”等一系列的对立关系,也不外乎是从“宗教 VS。科学”的轴心衍生出来的附属或周边问题而已。核心命题实实在在没有“虚焦”,犯人的动机及其矛盾也与之巧妙关联——仅这一点,就该承认本片比《达·芬奇密码》要好,只可惜进步的幅度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