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脸庞是一种“蛊惑”,大家在各自喜欢的脸庞里寻求一种慰藉,而我们与明星之间的交流方式大多通过影视歌作品。因此,粉丝透过银幕看偶像,更在乎对方作为本人的形态,至于他们扮演的那个角色,在粉丝们看来,不过是他们作为演员的一份工作而已。长此以往,我们渐渐对明星起了依赖之情——一部电影起码要有一个明星吧,如果全片没有一张熟面孔,我看它干吗?你拍它干吗?
然而,《建国大业》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现象:全片处处可见大明星。该片阵容让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不仅“货真价实”,而且“童叟无欺”,无论老少,总能在扎堆的明星里揪出一张喜欢的或认识的。《建国大业》里的明星就像大观园里的桃红柳绿、莺声燕语,老远便能吸引人驻足流连。
然而,明星的脸却永远不可能成为《建国大业》真正的卖点——当然,“建国大业”本身也不是卖点,只是重点。正因明星多,一多反而显出“角色”来了,《建国大业》让我们从寻找明星的身影转向寻找明星扮演的角色——明星跑龙套,忽然成了真正的卖点;明星跑的哪场龙套,成了大多数人手持放大镜细心勘察的重点,而这一勘一察后,我们才发现,竟被跑龙套的明星们“忽悠”着读了一遍历史,《建国大业》“曲线救国”,把一切可“利用”的明星“利用”起来,以达重质重量重票房的目标。
看来,明星的脸并非一无是处,明星的演技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用途”和合适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