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队》在北美的票房榜首坐了好几周,足以证明一部精良的老式动作片仍有号召力,但要是放在二十年或十五年前,只要史泰龙、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甚至是李连杰随便谁独挑大梁,就有票房榜首的保证在。有句话说得好,“为了告别的聚会”,我们走进电影院去目眩神驰地感受《敢死队》的枪火横飞,其实是为了告别那一个单纯只为肌肉男的爆炸性时代,所以此文的题目就叫《当我肌肉松弛时,我在想些什么》。
在这部电影里最大的花瓶不是各类美女,不是不堪一击的大反派,在我看来更应该是李连杰。这个被称为“阴阳”的东方人徒有速度却没有力量,徒有功夫却玩不动枪械,在这部炫耀子弹和肌肉的电影里显得十足地花拳绣腿。尽管全片从头到尾都没有贬低他的作用,但李连杰尤其是一个已经不够快、也无心再靠功夫为生的李连杰怎么看怎么像出现在了一部错误的作品里。那段和龙格尔的打斗可以看出,东方人占尽了灵巧和速度的上风,却因为缺乏力量而没有一击致命的能力,反倒被欧洲搏击冠军险些一招搞定史泰龙很给面子,在后来的对话中让龙格尔承认李连杰“能打赢”,但观众怎会相信?
《敢死队》最有趣的场景,当然是施瓦辛格、史泰龙和布鲁斯威利斯三位划时代动作英雄相互插科打诨的一幕。当史泰龙说加州州长“打算当总统”的时候,我相信任何一个电影院里都会爆发出会心的哄堂大笑,当然,笑过之后隐隐有些时过境迁的伤感。要说到纯正靠肌肉和打斗吃饭,前两位比布鲁斯威利斯还是要强出那么一大截,后者的《虎胆龙威》开创了动作片的新水准,本人却是以幽默、好运气和智慧取胜。从布鲁斯威利斯再往后,美式动作片的特效和智慧成分越来越高,动作明星也不想再靠体力取胜。看看新时代的代表人物尼古拉斯凯奇吧,怎么说也是从颓废忧郁的文艺男起家(《离开拉斯维加斯》),而在奠定一线动作明星地位的《石破天惊》、《变脸》和《国家宝藏》系列里,他完全是赢在了演技和头脑上至于那些搏斗场面,别提了,他甚至连六块腹肌都看不到。
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出生的男人们,对于《敢死队》有特殊的情结,比如我。我十来岁的时候刚好遇上中影每年进口所谓“十大巨片”,第一年就带来了哈里森福特的《亡命天涯》,然后就是可怕的、令人目瞪口呆的、叫国人从此认识什么叫好莱坞大片的《真实的谎言》,施瓦辛格以东方人难以想象的肌肉组织打开了猛男动作片的大门。也是运气好,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正好是美国及香港动作片(甚至也可以拉上功夫片)的黄金时代,动作英雄层出不穷,在电影院、在录像厅、在家里的VCD影碟机上,我得以目不暇接地领略到一浪高过一浪的动作场面。
史泰龙拍《敢死队》,很显然也是情怀作祟。他一直忘不了自己的辉煌,放不下曾经的动作英雄对于美国国民精神的意义。也难怪,尽管施瓦辛格创造了更火爆、更动人心魄的动作场面,但在美式动作片的历史中,在动作英雄对美国国民的激励这一层面上,史泰龙的“洛奇”和“兰博”地位更高。即便是英雄迟暮的《洛奇4》,也能清楚地捕捉到在低迷年代的励志力量;而“兰博”更是冷战时代的里程碑式角色,是可以和一系列越战反思电影如《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等分庭抗礼的正面角色。在“洛奇”和“兰博”的带领下,单纯的美国人相信孤胆英雄可以拯救世界,相信只要本领足够高强一切皆有可能,这种鸡血的意义绝不在高科技武器的开发和应用之下。
但《敢死队》绝不是单纯在怀旧,史泰龙在与时俱进地承认某些可以接他班的人物,比如这部片子最重要的配角杰森斯坦森。这位运动员出身的明星近几年来已经迅速地成长为好莱坞的下一个动作王牌,当年看《两杆大烟枪》和《非常人贩》的时候,我确实没想到他会火成今天这个地步。《敢死队》中反复出现这两位不同时代人物之间的调侃,斯坦森毫不掩饰地批评史泰龙已经不够快,并数次出手帮忙,而史泰龙则更像一位镇定自如的领袖,坦然接受后辈的调侃,承认已经老去的事实。
《敢死队》引入了很多摔跤及格斗明星,在WWE或MMA中曾经振聋发聩的名字,比如兰迪库卓和斯蒂夫库根。库卓在片末亮了一手,几个抱摔异常漂亮,显示了他扎实的格斗功底。其实要真打起来,这两位以及龙格尔才是片中的绝对高手。对我来说,因为各种原因遗漏了几位动作明星,是《敢死队》的最大遗憾:斯蒂芬席格,合气道高手,动作片影迷当年没看过他的《暴走潜龙》的恐怕不多,此人沦落二三线已经十多年了,现在也只能在录像带市场苟延残喘,据说这次是因为和制片人交恶而被拒之门外;尚格云顿,欧洲搏击冠军,惨淡地拍了一辈子B级片,始终没混到一线,前年还自我解嘲地拍了一部《JVCD》(类似于王杰去年唱的那首新歌《我知道我是一个已经过气的歌手》),但动作片的粉丝们不会忘记他;“岩石”,真正的摔角格斗明星,进入电影圈也就是五六年的光景,他可能是改行的武者中演技最好的一位,《丛林奇兵》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片中的格斗非常精彩,绝对在《敢死队》之上。要是能拉进这些人,恐怕真能拍出一部肌肉男的《豪门夜宴》了。